【修改版】
安西市的清晨,阳光奋力穿透那尚未散尽的晨雾,将柔和的光线,轻柔地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初升的太阳,恰似一枚温润的蛋黄,稳稳悬于钟楼那古朴的飞檐之上,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的气息。
浩宇科技自动驾驶技术中心内,巨大的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壁,屏幕上清晰呈现出城市街道的实时画面。
数百个蓝色光点在城市脉络中流动,那是搭载“浩宇智行”系统的公交车队。
放大其中一个光点,编号B - 7421的公交车立刻以三维模型形式悬浮在空中,就连车窗上“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那泛黄的标识,都清晰可见。
吴浩和马国明站在屏幕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里编号为B - 7421的公交车的运行情况。
屏幕中的B - 7421公交车外观普通至极,蓝白相间的涂装已然有些陈旧,扶手带着岁月留下的磨损痕迹。车窗上那张“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的标识,纸张泛黄,边角卷起,和城市中其他公交车毫无差别,如同茫茫车海中毫不起眼的一滴水。
“目前我们这套系统,已经在相关公交车辆上试运行第47天,累计载客量突破三百万。”
马国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公共交通项目负责人端着两杯咖啡走来,他递来的咖啡散发着南美特有的焦糖香,接着说道:“说实话,刚开始交通局提出试点时,我连着失眠两周。这可是大城市,早高峰的人流量堪比整个冰岛的人口数量。这么庞大的人流,如此复杂的路况,一旦出点差错……”
他没有把话说完,那未尽的话语,如同一团沉甸甸的乌云,悬在两人心间,满是难以言喻的压力。
吴浩接过咖啡,目光投向屏幕中公交车厢内形形色色的乘客。
有打瞌睡的上班族,脑袋随着车辆的晃动微微点头;抱着菜篮的老妪,眼神中满是清晨采买的满足;耳机线缠绕如蛛网的少年,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最终,他的目光落在驾驶座上。
屏幕里,一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司机”端坐在那里,胸牌上“安全员王志强”的字样,在晨光的映照下微微发亮。
这位四十二岁的前公交标兵,如今双手规矩地搭在膝盖上,宛如博物馆里被精心固定的蜡像,一动不动。
而在他面前,方向盘正以极其微小的幅度自主微调,仿佛被一双无形却又无比温柔的手轻轻牵引着。
“王师傅第一次跟车时,全程都保持着抓方向盘的姿势,非常紧张。”
马国明在旁边笑着向吴浩介绍:“直到第三天早高峰,解放路口突然冲出来个闯红灯的送奶工。”
说到这儿,马国明让人调出了那段监控视频,只见画面中公交车在0.3秒内便完成了紧急制动,最终在距离送奶工三轮车20公分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是一个快速路口,当时公交车车速很快,达到每小时四十公里,如果是普通公交车,司机根本很难反应过来,一下子就撞上了。要知道这可是载满人的公交车,不是小型车,车辆重,惯性势能大,制动距离长。
而车载智能系统却能在0.3秒内完成紧急制动,并在送奶工的三轮车前稳稳停下,这足以见证自动驾驶技术惊人的反应速度。”
在视频的回放演示中可以看到,几乎同时,B - 7421的二十四个传感器数据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激光雷达捕捉到奶箱的抛物线轨迹,毫米波雷达测算出相对速度,红外摄像头甚至拍到了送奶工惊慌瞪大的瞳孔。
主屏幕分出一半画面显示历史记录——同样的路口,同样的清晨,四十七天前人类司机的平均反应时间是0.8秒,而“浩宇智行”系统的反应时间却仅仅只有0.02秒,能在0.3秒内完成紧急制动,这是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的。
“从那次之后,王师傅对我们这套‘浩宇智行’公交自动驾驶系统信任起来,整个人也变得放松了。”
说到这,马国明笑着调侃:“说实话,之前我们担心王师傅过于紧张,现在呢,又担心王师傅太过放松,容易打瞌睡。”
呵呵呵……听到马国明的介绍,吴浩等人纷纷露出了笑容。
吴浩边看着大屏幕上的监控画面,边向马国明等人叮嘱:“还是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和干预。
这么大的车,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测试,在没有百分之百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都必须做好最坏的应急方案,随时干预,确保车内和车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明白,我们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对所有参与测试人员的安全培训。”马国明闻言当即应道。
吴浩点了点头,目光随即重新回到大屏幕上。
只见屏幕里,阳光突然穿透云层,强烈的光线瞬间将车厢照得通透明亮。
吴浩看见屏幕里前挡风玻璃上浮现出肉眼几乎不可识别的淡绿色网格,那是激光雷达投射的路况预判轨迹。
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眼中”,世界就像是由无数概率构成的复杂方程:那辆试图加塞的宝马,系统分析出它有73.6%的可能性成功变道;右侧自行车道上的中学生,有2.1%的概率突然左拐;三百米外的信号灯,将在28秒后由绿转黄。这一切信息都被系统精准捕捉、快速分析,为安全驾驶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新笔趣阁(m.xbiquge520.cc)军工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